做亞馬遜這幾年,我遇到過的跟賣估計得有二十幾個,老外有,同胞也有,有不懂規則打算先從跟賣做起的,有職業做跟賣的,也有眼紅産品賣得好的,總之形形色色。
今天是來跟大家講講亞馬遜跟賣的那些事都是怎麽處理的。
跟賣真的很討厭,我本來一天能賣出100單的産品,來個跟賣就少了20幾單,而那種專門低價搶購物車的,盯著你促銷低價買進來然後跟賣你的,就更是討厭了。
第一次趕跟賣的經曆
在我的亞馬遜經曆只有半年的時候,就遇到過一個壓價壓得很低,專門搶購物車的跟賣,而且還是個半夜狗。
我還很納悶怎麽連續一個星期單量都在有規律的跌,平時一天都五十幾單,那一個星期天天都少一半,購物車占有率也才60%。
後來在群裏一問,很多資深賣家才跟我說,妹子,你這是被人家跟賣了呀。我才恍然大悟這就是傳說中的跟賣啊。隨後我就自己找了很多關于跟賣的資料,開始學習怎麽把跟賣趕走的方法。
第一步,得先把我自己的購物車保住啊。亞馬遜後台有個自動調價的系統,我那個時候設置的是比對方低0.02美金。結果一個晚上,産品的價格直接降了幾毛美金,要不對方手動調價,要不他也用這個自動調價。我心有點痛,再這樣下去一天少了上百利潤。
那個時候,品牌的概念還沒有出來。趕跟賣都是些野路子。我連續寫了三封警告信,人家也沒理我,估計也是不帶怕的。
所以我用了群里介绍的Test Buy的方式,委托在美国的朋友帮我买了两个对方的产品,刚好他回来过暑假,顺便帮我带回来,我观察了一番就开始投诉跟卖的。
我給亞馬遜提供了我的産品和對方産品的差別,提供了訂單信息,向亞馬遜痛述他就是賣假貨的,事實也確實是這樣。他的價格之所以壓得很低,就是産品的材料上偷工減料,看起來沒有什麽不一樣,但是裏面的填充物質量差很多。
我差不多投訴了他三次吧,因爲前兩次亞馬遜沒有理我,我不甘心,繼續投訴,一直到提供了對方的店鋪信息,我自己的店鋪信息,拍了産品內部的差別照才把這個人趕走。
这就是我第一次趕跟賣的經曆,从我开始后知后觉发现到真正赶走他历经1个月又20天,期间估计损失超过800单,甚至后期我晚上1点钟专门爬起来记录他的信息,调价格,一直跟他斗智斗勇,辛苦是真辛苦,同时也不知道为啥这些人老老实实生意不做,硬要去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终有一天要倒霉的。
曾經遇見過的最惡心跟賣
後來有一次我遇到個老外專門搞跟賣的,說起來就是利用亞馬遜的漏洞,總是四處搜羅一些便宜的産品,或者趁著別的賣家打折的時候買進,然後等折扣結束就跟賣對方。
而我遇到的就是那種趁著我參加秒殺買了一些,然後就跟賣我的。之所以知道是我朋友幫我買的時候發現他發的自發貨,地址顯示美國的,包裝什麽的跟我的一模一樣,直接貼上自己的標簽覆蓋我的,時間就在我秒殺完之後。這種是真的惡心。
那個時候我已經不是那種小白了,直接買十幾個買家號買空他庫存,然後信用卡不能扣款,就取消了,接著繼續下單,繼續買繼續取消,如此幾次,讓他生意都做不了。
後面訂單號在手直接投訴他,留一星feedback,說他態度不好,試圖給通過給好處引導用戶留好評,直接就讓亞馬遜監測到了,把他賬戶給停了。估計他現在還在申訴中吧,反正一直沒有看到他的店鋪了。
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重新申請個號繼續他的跟賣路子。趁著別人虧本沖點銷量的時候買進然後又跟賣原主的,真的是惡心。然而我在其他群裏也聽別人說過同樣的遭遇,估計這種人在美國還不是個例。
對于趕跟賣,我的個人經驗
上面講的兩件事情只是我在與跟賣鬥爭中印象比較深的經曆,趕跟賣的經曆當然不止這些,但一個個講也沒什麽意思。
我觉得赶跟卖最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有几套赶跟卖的方法,现在可以用品牌,我的品牌下来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在研究零计划,打算用这个,因为最近有个卖家总是跟卖我,被烦透了。Test Buy是个好方法但现在的重视程度低了,除非你用买家身份去投诉,效果会好一点。
一个是及时掌握跟卖的Seller ID和时间,尤其是职业跟卖店铺名可能会经常换,但Seller ID不会,越早知道越能早点赶走他,大不了找服务商。
像我之前一樣傻乎乎被別人跟賣了1個星期才知道就太晚了,但我一個人做著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站,讓我真的去倒時差每天晚上爬起來看有沒有跟賣估計我得猝死。所以我是用AMZ Tracker的跟賣提醒功能,白天看看有沒有跟賣的,都是什麽時間跟賣我的。不需要綁定店鋪,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