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21年是做亞馬遜最難做的一年。
當然,這可能還得加個限定詞:迄今爲止。
——因爲,明年可能更難。
有服務商說,現在大部分的賣家都是虧錢的,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部分賣家瘋狂選品,前期低價螺旋,後期低價清倉。
不虧本銷售的日子沒過幾天,訂單看起來很繁榮,一算利潤,倒貼黃瓜兩條。
——有些店活著,但它已經死了……
不賺錢的原因有很多:産品成本上漲了、競爭太激烈了,運費太貴了……
廣告位逐漸取代免費流量位,10客單價的産品,廣告競價就要1+
因爲疫情的關系,很多走投無路的外行選擇了跨境電商,加劇了市場的競爭程度。
——然後,他們感受了另外一種走投無路。
十一前,因爲限電限産,海運價格總算是降下來了。
但是好景不長,明明國內限電沒有好轉,海運價格反而漲回去還越漲越高了。
頭部船公司人爲地制造海運擁堵,坐享物流費上漲帶來的暴利。
——果然,當資本來到人間,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肮髒的血。
算來算去這一年,只有少部分的賣家過得尚算滋潤。
大部分的賣家其實都是在爲亞馬遜和海運公司打工。
但是,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我們只能做差異化競爭。
——畢竟,還是要恰飯的嘛。
賣家之所以要低價、要排名,還不是爲了要銷量嘛。
如果我們換個思路做運營,要利潤而不是銷量呢?
把廣告數據拉出來,綜合看看成本。
如果廣告推廣已經嚴重影響利潤了,就酌情減少廣告,哪怕銷量可能會下滑。
賺錢的廣告,當然要大力投,才能越賺錢。
減少了不必要廣告開支,利潤保住了,斷貨風險也低了。
——銷量降低,利潤上升,這樣不香嗎?
競爭激烈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同質化太嚴重了。
把退貨率較高的産品拉出來找原因,尋求功能上的改進空間。
也可以在外觀設計上做改進和優化。
——你只有比別人更出色,才能不玩螺旋。
有賣家給我留言說,行業都被內卷搞壞了,爲什麽還在推螺旋打法?
——因爲,大部分的産品,除了價格,沒有更有競爭力的了。
亞馬遜白帽玩法套路就這麽多,相同的産品一樣的玩法,憑什麽脫穎而出呢?
就像現在很多打工人拼命內卷,因爲我們都是普通人啊,不內卷就沒有出路啊。
一個平平無奇、高度雷同的産品,又怎麽不在內卷之下呢?
打工人可以無限制的內卷下去,畢竟出賣的只是時間和精力。
但亞馬遜內卷下去,花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虧本。
哪怕是今年就這麽螺旋過去了。明年呢?
長期主義的亞馬遜賣家,再不改變就只有“等死”了。
——最後,祝大家旺季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