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是每個亞馬遜賣家一天必定會看的數據之一。很多賣家和運營每天都會看看産品的銷量,銷量高了,喜笑顔開,銷量低了,愁眉苦臉。但這就夠了嗎?從銷量身上,亞馬遜賣家可以望到的地方,還很遠,不知道你是否發現。
銷量爲線,結合排名,摸到市場容量的邊
很多賣家可能會時常困惑,別人的産品日出千單,我的排名也不差啊,爲什麽單量僅僅十幾單呢?
離開類目談銷量都是耍流氓。每一個類目都有自己的容量,因爲客戶的需求是有限的,而亞馬遜上,賣家可以通過銷量和排名的關系來推斷市場的容量,從而獲得自己的優勢。
來看下面這個圖記錄的每天銷量和排名情況:
可以看到,銷量與排名成正相關,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這款産品的二級類目排名在20—40名間,當銷量漲幅爲40時,排名上漲8位,大約每個排名在5個産品的間隔,當然也有出入,大致可以判斷爲5—7個。
那么以这款产品现在的情况来看,小类目Best Seller一天的单量大约在210单以上,这个量还是非常可观。
這個方式需要賣家長期記錄産品的銷量,排名,通過這兩者間的變化來進行推斷。這個需要賣家持之以恒並且找到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來進行記錄,因爲系統會有延時的情況出現。
明白了這個通過銷量和排名的關系推斷市場容量,賣家不妨把它應用在自己的日常運營中。
銷量排名結合,如何應用
01判斷搶占某個排名需要設定的單量目標
之前說了很多賣家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都不清晰自己的單量到底好不好,達到多少單量才算好,只能比較現在與之前。
而引入排名之後,賣家可以在與競品展開競爭的時候,知道自己需要增加多少單量。
比如說某個産品目前穩定在小類目的50—60名之間,單量大約是10—18單,經過不斷記錄分析發現單個排名的單量間隔是3—5,那麽賣家想要搶占40名,就需要比之前增加30到50單。
至于怎麽增加,可以是廣告可以是自然,可以是促銷可以是刷單,這由賣家的運營決策來決定。
02判斷市場是否擴張或萎縮
其實就是通過銷量對應的單量變化來判斷到底是運營的問題,還是産品生命周期的衰退。
比如說一款産品平時從排名21上升到排名20可能僅需要5單,但當産品處于旺季時卻需要10單甚至更多,這是需求帶來的市場擴容體現在排名這個可以看到的數值上。
同樣的,也有一些産品,一開始很不錯,但後來同樣的排名單量卻越來越少了,這說明市場在變小,産品在走向衰退期。
通過相同排名下不同單量的變化情況,賣家可以判斷這個産品的市場前景。
同樣,很多賣家會通過判斷頭部産品的銷量來推斷是不是擴張這個市場。比如說有位賣家是賣蚊帳的,原來賣的是垂挂式,後來想開拓支撐式的,便可以通过自家卖的垂挂式来推断Best Seller的情况,判断要不要开拓新的品类进场。如果Best Seller一天都没有20单,那么真的就不好进了。
或者當賣家發現一個市場排名進展很快,出個一兩單排名立刻就上去了。說明這個市場容量非常小,那麽補貨的時候賣家也就要掂量一下了。
由于信息不對稱,很多時候我們的決策都是靠猜,但是有數據支撐的猜叫做推斷,可以根據推斷去進行後面的決策,比如說要探知到市場大佬的單量,從而去判斷自己能到什麽程度,比如說推斷用戶的需求是上漲還是下跌,從而去判斷下次補貨的量。
當然以上分析的方法與應用的分析都是賣家們智慧的結晶,多個數據聯動能夠給我們勾勒一個清晰的運營方向,很多方法都是在運營中發現,在交流中發散,在實踐中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