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出乎所有賣家的預料,原本以爲熬到了工廠供貨,物流開工就是新開始,誰知道卻是噩夢的開始。
目前有點資金在手的賣家都紛紛在考慮新出路,是不是放棄原來的品類,選擇亞馬遜允許的品類進行?選品到底要從哪裏入手,是走現在需求暴漲的比如說健身器材,辦公用品的品類,要不要依賴選品工具的數據支持?
選品是賣家們永恒的話題,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是不容樂觀的。
目前需求分化嚴重,預測是個僞命題
要說目前最受歡迎的産品是什麽?估計需要許多賣家都會回答口罩,體溫槍,消毒液。誠然,這些産品肯定都是需求極大的産品,那麽其他産品呢?賣家又能說出幾個?或者工具又能給你什麽答案?
纵观目前亚马逊的情况,由于疫情影响,很多预测都在需求面前变得苍白。亚马逊Baby类Hot New Releases几乎全部被体温枪霸屏,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手机配件的Best Sellers用于车载的配件产品总能占领一片江山,目前自拍环形灯及三脚架占领半壁江山:
而在家電類,更是小家電占據了優勢:
是不是跟賣家之前想象中的有點不一樣呢?但細想一下,又很有道理。
之所以這樣是因爲供給和需求兩端都有很大的問題。
疫情擾亂排名,賣家挖掘新品類該如何進行?
疫情當前,迫于配送的壓力,亞馬遜在不斷抑制非必需品的供給,並且試圖通過各種手段,比如說減少亞馬遜在各個平台的廣告投入,延長配送時間抑制買家對非必需品的購物欲望。所以品類的傾斜是非常嚴重的。
這其中也擾亂了很多品類原來的排名規則,出現一些大家想不到但是看完之後覺得非常有市場的上升品,比如說最近火爆的健身球,小家電,花藝用品等,讓賣家無法如同以前一樣,通過數據去預測下一個潛力爆款到底在哪裏。所以目前有資金的賣家,還是緩一緩爲妙。
目前想要自找出路的賣家,到底要怎麽把握手上的資金和選品之間的平衡,緩步前行呢?
1、保住現金流最重要,不要貿然選品運營
在方方面面握住現金,謹慎投入。目前市場上有太多的建議,賣家時不時就能聽到某某品類日出萬單,疫情下反賺不少。在自家品類被限制或者單量少的情況下,聽信他人建議,可能就貿然進場,直接當了別人的韭菜。
口罩風波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所以貿然選品要不得,賣家還是要慎重行事。
2、保證目前在售産品正常運轉後再考慮開拓
目前亞馬遜的政策對于非必需品的打擊非常大,對于主營産品是非必需品的賣家來講,這個影響估計會持續到4月份,賣家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目前的庫存消耗的2倍補充可以銷售30—40天(海運時間)的庫存,使用海運運輸産品,不要盲目備貨也不要急著湊空運的漲價熱鬧。
對于主營産品沒有被限制的賣家來說,按照目前的銷售情況,用空運補充足夠30—40天(海運時間)的庫存,之後都用海運補充庫存,是比較好的選項。一方面是利用空運時效性先補足目前的空缺,讓listing不至于缺貨,另一方面爲了節約後續成本和防止空運市場進一步縮小,采取海運補足後續的庫存。
當安排妥當了現有産品,再來考慮多少資金,多少資源放在新産品的開拓上。
3、開拓新品,不建議碰自己不熟悉的産品
即使是選新品,還是不建議賣家進入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中。
一個不熟悉的領域賣家對于平台的規則是陌生的,不知道是否需要相關的認證和資料,這些東西的准備和獲取需要很長的時間,賣家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摸索平台的規則和要求。
此外,對于新的産品的市場情況,賣家是不清楚的。
對于老品,在運營了一段時間後,觸類旁通,賣家可以通過一些相似的蛛絲馬迹摸索出規律,比如說現在市場的競爭情況,單量的分布如何。
但一个完全陌生的品类,卖家就需要依仗一些選品工具,但前面也提到了,目前情况特殊,常规选品软件都是预测,在这个亚马逊数据本身已经紊乱的情况下,選品工具对于卖家的参考价值就见仁见智了。
4、回歸買家需求,關注品類中報複性消費産品
疫情壓制下,很多需求都是被壓抑住的,比如說老外們非常喜歡的派對就無法舉行,因爲派對類産品的銷量急劇下降,但疫情結束之後呢?這類産品的需求估計就會急速上升,這就是報複性消費。
但目前來講,有些品類會成爲報複性消費的寵兒有些不會,因爲買家的需求會不會被取代,是否真的是他們的需求,賣家需要仔細思量。
比如說戶外運動可能會被室內運動産品所取代,這類報複性消費增長不高,但是一定要在戶外進行的,比如帳篷,比如露營用品,估計能開創自己的一番天地。所以也需要賣家謹慎對待,回歸到用戶的需求上進行選品,減少對于預測數據的依賴,可以作爲參考,但不可全盤信賴。
疫情的肆虐目前仍然在繼續,賣家們也是哀聲四起,但掌握你的現金流,把握你的在售産品補貨情況,開拓有需求有市場的産品,把目光放到疫情結束後,盡一切力量活下去,抱團取暖才是目前賣家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