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冥幣爆火海外”在國內爆火了,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繞口。
簡單點說就是,“冥幣爆火海外”的新聞在國內各大新聞平台上大量傳播。
媒体还说,国外售价达到国内售价 32 倍!
——這利潤是不是杠杠的?
剛剛接觸亞馬遜的小白賣家,會不會感覺發現了商機,馬上就能鋪貨爆單。
記得第一次看到類似的新聞還是在三年前,我還沒有接觸到亞馬遜,作爲一個對跨境電商沒有任何概念的吃瓜群衆,但那會兒我天真的相信了。
亞馬遜賣家可掙錢啊,不賣冥幣豈不是錯過一個億。
接觸過亞馬遜之後,再看到類似的新聞,只有一種被媒體愚弄的憤怒。
我用Unicorn Smasher Pro在亚马逊上查了一下:
——排行前列的賣家一個月銷售額也就幾百美元,你管這叫火?
有些媒體真的是爲了博眼球,在根本不了解具體情況下就瞎報道。
目的是什麽?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小編有一個不成熟的猜想:有一些供應商或者服務商想要做殺豬盤割韭菜,割的就是剛進場不懂的小白賣家。不然幾年前的冷飯,爲啥還要翻出來炒?
而且對于跨境電商的賣家而言,冥幣除了不火之外,利潤也並不高。
産品成本+頭程運費+FBA配送費+倉儲費+傭金+廣告成本+退換貨。
假設售價10美元,運費2美元,配送費2.7美元,平台傭金1.5美元,就算是不退還貨,還沒有算廣告費和倉儲費,如果廣告費稍微燒一點,還可能虧本。
即便是利潤率尚可,考慮到客單價較低,容量又不大,也根本不值得做。
當然,選品除了銷量之外,要判斷産品的市場容量,更應該看關鍵詞的排名。
類似于這樣,被媒體炒作的“爆款”還有很多。比如:
——中國痰盂外網爆火,售價高達400多!
在這裏提醒剛入場的新手賣家,作爲賣家最重要的是做好數據調研。媒體的新聞報道看看就好,最終要不要進場,只看兩個點:市場容量和利潤。而這些都是要做好詳細的數據調研,希望大家都能少走點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