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賣家,最近是不是爆單了呢?美國政府狂撒錢,助長了美國人的消費,單量不斷增長。非必需品發貨逐漸開放,老品補貨跟得上,新品也逐漸放開限制,雖然只有50件,但也好過沒有。
但之前好評被撸光的賣家就要瑟瑟發抖了,之前買家的選擇有限,評論星級也不是重點,但目前限制慢慢打開,同類賣家競爭加大,買家的選擇增多,對于産品的評價將會更加挑剔,差評的傷害將會加大。
本次我們繼續來講一個迂回的方法——用好評沖淡差評的傷害。
依靠好評沖淡傷害
之前我們講過差評對産品銷量的影響,一個是影響點進去的流量,展現在星級上,但這個其實是由所有評價加權之後決定的,增加更多的好評,同樣能夠保住星級甚至讓星級上升。
至于評論的內容本身,賣家也可以通過讓潛在客戶看到你前面的評價是好評來提升客戶的信心,畢竟很少有人會一個個評論翻著看。而想要操作評論的排列順序,也要在積累一定好評數量的前提下。
那麽,賣家的問題就變成了,怎麽樣才能獲取好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官方渠道的方法。
官方渠道
亞馬遜索評按鈕
亞馬遜在去年推出的站內合規索評方法,針對發貨4-30天的産品,本質也是一封索評郵件,模板是統一的,適用于所有站點。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亚马逊官方认证的,内容不需要自己制作,坏处是工作量大,并且也有卖家由于单天点request a review按钮太多次而收到小红旗。
而內容方面,千篇一律也受到很多賣家的诟病,很多人自我測試後甚至發現這封郵件竟然直接進了垃圾箱。
站內信索評
常規的索評方式,目前很多索評工具都是與站內信聯結的,賣家可以通過站內信給買家發郵件進行溝通,詢問真實的評價這是允許的。
好處就是內容是自己撰寫的,可以融入一些個性化的東西,可以直接使用用戶的姓名增加信任感。可以自己選擇相應的時間來進行索評,但限制很多,用過的賣家應該都知道。
以上兩種方式本質上都是使用站內信的渠道獲取review,區別在于話術和亞馬遜的容忍度。
但如果是質量有缺陷的産品,都盡量少用。
使用的時候,都盡量挑選用戶最有可能打開郵件的時間,最好在當地時間上午7點到8點,下午2點到3點。
早期評論人計劃
亞馬遜針對Review少于5個的Listing推行的獲取review的計劃,簡單來說,就是你給亞馬遜錢(60美金),由亞馬遜去挑選一些買過産品的買家去幫你索評:
这个过程最长持续一年,最多帮你要到5个评价,review上会标上“Early Reviewer Rewards”的标志:
好壞都算,不一定是好評,這是賣家要慎重的點。
早期評論人要求产品单价在9美金以上,目前没有品牌备案的要求。并且亚马逊认定的是父 SKU 系列中的所有 SKU,所以目前市面上有无限早期評論人的評論,就是利用这个漏洞去反向操作。
對于那些競爭激烈,需要大量review來贏得用戶信任的産品來說,無限上早期評論可以進行操作,但可能會被判爲濫用變體或操縱評論,所以大家還是要慎用。
Vine綠標計劃
亞馬遜針對review數少的listing推出的另一個計劃,原本是VC賬號的特權,現在下放到品牌備案的産品上,要求是review數少于30個。其實說白了就是亞馬遜自養的測評人,擁有一個綠標,權重比較高。
但評論人也比較挑剔,屬于職業測評,對産品要求非常高,一般只能達到4星,很少5星,權重高,如果不幸遇上1星的長文評價,那對賣家來講是致命性打擊。